图1.头颅CT平扫提示右顶部稍高密度占位
图2.头部MRI显示:右顶结节状占位,大小26mm×19mm,呈短T1短T2,强化明显,瘤周大片水肿。图3.颅脑MRS示病变Cho峰异常升高,Cr、NAA峰缺失,符合脑外病变谱线。结合病史及术前影像,初步诊断右顶脑膜瘤可能性大。依据天坛诊疗规范,在电磁导航和皮层电生理监测下,于年9月24日行右顶开颅肿瘤切除术。导航引导下,以病变为中心行右顶马蹄形切口,术中见肿瘤位于中央区,中央静脉横跨肿瘤表面,瘤体色白、质地极其硬韧、血供中等、边界清晰(图4)。皮层电生理引导下,明确中央沟、中央前、后回的位置,妥善保护各皮层;中央沟静脉受瘤体挤压明显纤细,镜下耐心锐性游离静脉与硬韧的瘤体,分块全切肿瘤,中央沟静脉保护完好,解除瘤体束缚后明显恢复充盈。术中见瘤周组织水肿明显,鉴于摘除瘤体后减压充分,未强行清除。电生理监测证实皮层功能保留完好,肿瘤镜下全切。硬膜减张缝合,术后给与足量脱水治疗。术后患儿恢复好,肌力肌张力正常,无明显神经功能缺失,术后一周顺利出院。病理回报示:脑膜血管瘤病,部分呈纤维型脑膜瘤形态,Ki-67(约3-8%),GFAP(部分+),CD34(+)。
图4.术中见中央沟静脉被瘤体挤压纤细,部分嵌合;全切肿瘤后,静脉保护完好并恢复充盈。图5.术后即刻CT示肿瘤全切,瘤周水肿无加重倾向。
图6.术后一周复查头部MRI提示肿瘤切除满意,瘤周水肿仍未消退。
治疗体会
脑膜血管瘤病(Meningioangiomatosis,MA)是一种罕见的、良性的软脑膜来源肿瘤,好发于儿童及青年,目前全球报道约例1。分为散发型(占75%)与NFII型(占25%)2,本例属于前者,并混杂有纤维型脑膜瘤成分。儿童型脑膜瘤发病率极低,仅占脑膜瘤0.5%,占儿童颅内肿瘤3%3。本例混杂的脑膜瘤成分可能由MA血管周围的脑膜上皮细胞演化而成4。MA好发于额颞叶,临床症状多为难治性癫痫发作,在影像学上与脑膜瘤极为相似5;病理上有脑膜瘤和血管瘤的特征,手术切除是临床治疗的首选方案。
本例术前讨论会集体阅片,MRIT2像提示瘤体表面伴行粗大引流静脉,中央沟静脉受累可能性大,鉴于瘤周水肿明显(Peritumoralbrainedema),提示肿瘤对静脉挤压明显甚至部分嵌合。MRI短T2提示肿瘤质地硬韧,因此,术前对手术难度已有充分的预判。本例手术的要点包括:1.妥善保护受累的中央沟静脉;2.妥善保护好皮层运动区;3.操作轻柔,避免瘤周水肿加剧;4.瘤体硬韧,需分块镜下全切。
我们知道,顶部毗邻中线的脑膜瘤患者,更易出现瘤周水肿6,7,多为静脉回流受阻,局部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所致。术中一旦静脉损伤,易导致静脉性脑梗塞、急性脑肿胀等灾难性后果,严重者危及患儿生命6。因此,手术预案包括:一旦术中静脉破裂出血,可试用小块速即纱包裹、辅以明胶海绵及脑棉片压迫止血;若创口较大,可用10-0丝线缝合,从而保证静脉的引流通畅。
本例即便肿瘤全切,引流静脉再度充盈,瘤周水肿亦不会立即消退。围手术期应充分降低颅压,包括:术中硬膜减张缝合,硬膜外留置引流,术后足量甘露醇脱水,多在术后一周后水肿才开始消退。本例治疗过程顺利,均按计划进行,未出现意外极端事件。
参考文献:
1.TomkinsonC,LuJQ.Meningioangiomatosis:Areviewofthevariablemanifestations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