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医简介:陶庆
陶庆
医学博士主治医师
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
师从著名中医邢斌医师,全国名老中医、“孟河医派”传人、著名脾胃病专家邵荣世教授,中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分会前主任委员、上海市名中医胡义扬教授,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课题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的研究工作,已在《中华肝脏病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等各类医学核心期刊上发表专业论文数十篇。医院工作近10年,每年诊治病患近1万人次,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临床推崇“仲景学说”、“脾统四脏”理论,擅长针药结合治疗内科疾病:胃炎、胃溃疡、慢性腹泻、便秘、胸闷、心慌、眩晕、失眠、顽固性头痛、咳喘;妇科疾病:痛经、月经失调、更年期综合症、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小儿疾病:发热、过敏性鼻炎、反复呼吸道感染、厌食、便秘、腹泻、夜间啼哭、盗汗及各类疼痛:颈椎病、肩周炎、腰痛、膝关节退行性改变等,常收立竿见影之效。
导语宝宝发烧后,很多妈妈都心急如焚,医院跑。医院的一般处理方法是打退烧针、开退烧药、上抗生素,有时效果还不一定好。那么,中医对于小儿发烧是怎么治疗呢?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则来自陶庆医生治疗小儿发热的医案。
患者基本资料:
苏某,男,3岁。
主诉:
发热一天。
初诊时间:
年5月11日。
病史:
患儿前一日玩耍受凉后出现发热,无汗,畏寒,测体温39.5℃,自服美林等药物后,稍有汗出,体温降至38.7℃,今晨复测体温39.3℃,无汗,身上摸上去烫,稍有咳嗽,早晨曾呕吐1次,精神不振,小便短少*,大便未解,咽喉红,扁桃体Ⅰ度肿大,舌尖红,稍有点刺,脉浮数。
治疗处方:
柴胡9g,*芩10g,连翘10g,甘草3g,石膏30g,葛根15g,白芍10g,桔梗10g,羌活10g,白芷6g,生姜3g,大枣10g,3剂。
治疗情况:
3日后患儿母亲告知,服药当天晚上出汗很多,第二日体温正常,后体温无反复。
按语:
小儿发热乃临床常见疾病,严重者甚至出现高热神昏、抽惊等情况,往往让很多家长束手无策、寝食难安。
本例患儿受寒后突发高热,恶寒,无汗,呕吐,身上摸上去烫,舌红,考虑三阳合病,疏方取陶弘景之柴葛解肌汤,同时兼顾外感邪热的表、里和半表半里三个病理层次,从而发越之、引领之、清泄之,使邪热无所遁形。
中药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发热有很好的疗效,并往往热退后不再反复。
小儿发烧问题虽小,可有些家长也会因过于担心,而采取一些错误的处理方法,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造成影响。以下误区,希望大家能够引起注意。
误区一:退烧就要发汗
首先要弄清楚孩子为什么发烧,而不是先退烧。
有可能是外邪(就是中医讲风、寒、暑、湿、热、燥,西医讲的病*、细菌),也有可能是内部的食积,或者某些病理产物堵塞造成的。
所以,首先要做的是观察孩子的症状,比如:怕冷还是怕热,有汗无汗,口渴不渴,小便*不*,大便是否通畅,肚子疼不疼……诸如此类。
如果小孩喉咙疼、出汗、口渴,切记不可用西药或生姜发汗,因为这些症状有可能是温病,也就是我们说的热伤风,而温病忌发汗。
另外,如果小孩高烧中出过一次汗了,即使烧未退,切记不可反复发汗。汗是人体的津液之一,反复发汗会伤及津液,时间久了,就会引起惊厥,也就是我们常常遇到的高烧不退,孩子抽筋,这个就说明内脏干烧,里热未退,如果再发汗就会有生命危险。
误区二:发烧一定要多喝水
发烧本来就是人体正气抵御外邪的一个生理行为,在这个过程当中,会消耗很多的能量与津液,容易出现津液不足。
大家会想到多喝水来补充津液,但其实很多时候,水不能转变为人体所需的津液,适量喝水对身体有帮助,但如果喝水量超过身体的吸收排泄能力,就会变成垃圾停留在中焦,出现中医里说的”中焦水饮停滞”。
所以在经典名著《伤寒论》里就说:发汗后,饮水多必喘,以水灌之亦喘。很多父母发现孩子退烧后,反而出现咳嗽等症状。
补充津液最好的方法,就是喝米汤(针对已经加辅食的宝宝而言),不仅仅能够补充津液,而且能够最快给身体补充能量。因为米汤具有滋阴长力的作用,可以益气,养阴、润燥。
—END—来源:上医健康,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推荐阅读:
警惕!给婴儿加盐导致婴儿死亡!你还以为吃盐才有力气吗?
衡水高三女生一年没回家,吃饭都要跑,读书真苦,父母不易……
免责声明著作权属原创者所有,转载请务必标明出处,分享此文出于传播和学习交流之目的,并不对文章观点负责,如涉著作权事宜请联系删除。
学习交流、商务合作,
欢迎点击底部「在看」或转发朋友圈,
才能让更多人看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