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热性惊厥是怎么回事?
热性惊厥,是孩子发热时,突然发作的一种全身性或局部性肌群强制性、阵挛性的抽搐,在民间被常常被称为“抽风”“抽筋”“烧抽了”。目前普遍认为热性惊厥与婴幼儿大脑皮质功能发育不完善以及遗传因素(爸爸、妈妈小时候有过热性惊厥,则孩子发作可能性较高)有关,通常6个月~5岁的孩子较为高发。热性惊厥分为单纯性和复杂性两种不同类型:平时我们见到的,80%都是单纯性热性惊厥,今天我们主要讨论的,也是单纯性的热性惊厥。单纯性热性惊厥典型表现为:
·四肢抽动、肌肉僵硬
·意识丧失(叫名字无反应)
·口周或面部青紫
·双眼上翻无神或不规则转动
·牙关紧闭
·严重时口吐白沫
02
孩子突发热性惊厥
应该做什么?
当孩子出现热性惊厥,尤其是第一次发作时,家长们往往会吓得不知所措。实际上,单纯性热性惊厥的发作时间通常不会超过1分钟。大家一定要保持冷静,可以按照下面的步骤处理:?
确保环境安全
把孩子放在不容易受伤的地板或者是床上,拿开四周尖锐物品,防止孩子发作时发生跌落和其他伤害。
?
解开孩子衣领
保证孩子的呼吸通畅,也可以起到一点散热降温的作用。
?
让孩子侧卧或头偏向一边
惊厥发作时,孩子口腔内会可能会有分泌物或呕吐物,侧卧可以避免分泌物或呕吐物被误吸入器官,导致窒息。
?
帮孩子清理口腔
及时帮孩子清理口鼻分泌物,防止误吸引起窒息。
?
做好惊厥记录
要严密观察,记录孩子的抽搐时的表现、抽搐时间,便于后续大夫进行诊断。
惊厥过后,无论孩子有没有事,医院就诊,明确惊厥原因。如果孩子惊厥发作了5分钟都没有停止,发作结束后依旧意识不清,或者24小时之内反复发作,一定要及时拨打!03
孩子发生惊厥时
这些事千万别做!
孩子惊厥发作时,对家长来说,简直度秒如年,哪怕只是短短的1分钟,也仿佛过了一个世纪那么漫长。但是不管多么心急如焚,孩子惊厥发作时,下面这些事千万别做!?
往孩子嘴里塞东西
发生惊厥时,大家总怕孩子咬伤舌头,所以选择往孩子嘴里塞手指、压舌板甚至是筷子、毛巾等。
其实这么做反而是危险的,容易造成损伤、出血不说,还可能堵塞呼吸道,导致窒息。
惊厥发作时,孩子的牙关都是紧闭的,舌头肌肉也是痉挛且向后缩的,一般不会咬伤自己的舌头,大家别担心。
?
用手抠喉咙
不要觉得孩子惊厥发作时,喉咙里发出呼噜呼噜的声音,像是喘不上来气,掏掏喉咙就能缓解。
这么做非但没用,还可能阻塞孩子的呼吸道,导致窒息。
之前就有新闻报道,一名2岁男孩热性惊厥发作,爸爸慌乱中伸手去掏孩子的喉咙,最后导致孩子窒息身亡。
?
掐人中和虎口
这些行为只会增加孩子的痛感、损伤皮肤,对缓解惊厥没有任何帮助。
?
给孩子喂水、喂药
不要在惊厥的时候给孩子喂水或喂药,很容易误吸,造成窒息。
?
不要强行按压孩子的四肢
不要按住、抱住甚至捆绑孩子的四肢来强行阻止孩子抽搐。
因为孩子的抽搐是不受自己控制的,会与家长控制的力度形成反作用力,这样很可能会造成肌肉损伤。
另外,大家千万不要迷信任何偏方!单纯性热惊厥很快就能缓解,即使是持续惊厥,也不要盲目尝试“土方法”,抓紧时间打和就近就医,避免耽搁!04
热性惊厥会烧坏脑子吗?
还是我们上面说到的那点,当孩子第一次出现热性惊厥时,就要带孩子去看医生,诊断孩子是单纯性还是复杂性的热性惊厥。单纯的热性惊厥一般对大脑没有明显的损害,不会烧坏脑子。其今后的认知和行为发育跟同龄儿童比,也不会有明显差异。你肯定还想问,那为什么有些孩子发烧后就变傻了呢?这种情况通常不是单纯性的热性惊厥,在惊厥之前,脑部可能有就已经有损伤了。05
怎么预防热性惊厥?
小编知道,但凡孩子有过一次热性惊厥,那就是在大家心里埋了一颗定时炸弹,所以大家一定迫切的希望,能有药物来预防热性惊厥。实际上,目前没有什么药物能有效地预防热性惊厥。因为没有证据证明,物理降温能够预防热性惊厥复发;同样,服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也不能很好地预防热性惊厥。不过,有热性惊厥史的孩子,还是需要控制体温,如果体温超过了38℃,建议及时服用退烧药。最后看到这里,你应该已经具备了处理孩子热性惊厥的能力。文章里,一定要做的/一定不能做的,是本篇内容的重点!如果你家不只是你自己带娃,建议把内容分享给所有带娃的家庭成员,一起用正确的方法守护孩子的健康。最后,小编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健康长大,希望所有的惊慌失措,所有的意外,最后都是有惊无险。愿每个孩子都能平安地度过这个冬天~参考资料:[1]张才军,黄志.儿童热性惊厥诊治策略研究进展[J].儿科药学杂志,,24(12):50-53.
[2]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神经学组.热性惊厥诊断治疗与管理专家共识()[J].中华儿科杂志,.
[3]蒋颍,李国斌,赵莉萍,王建军.儿童热性惊厥的治疗进展及预后[J].海南医学,,30(05):-.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更新于年。文章仅提供一般的医疗、健康、用药、养育等方面的科普信息,不能代替任何个人的医学诊断和治疗。个人的医疗、用药问题请咨询医生。授权转载:原创内容,欢迎转发,转载请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