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出生黄疸高,要晒太阳吗?
宝宝不爱说话,该如何引导
宝宝长得太矮,如何促进孩子长高,
宝宝总是生病,如何提高免疫力
怎样才能让宝宝睡出好头型
宝宝从高处摔倒了,医院吗?
作为新手父母,当孩子出生后,你们肯定有这样类似的诸多疑惑,特别是遇到孩子不舒服的时候,自己又不懂,那就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只能干着急。
有数据显示,有孩子的头两年,离婚率最高,为什么呢?因为这个阶段父母不仅在精力上受到考验,还在心理上受到考验。
因为育儿知识懂得不多,心理就很焦虑,不知道如何处理一些突发情况,比如之前有个小孩子吃东西卡住了,孩子难受得要死,她也急得要死,都快哭了。后来还好有位经验丰富的宝妈用了“海姆立克法”让孩子把东西吐出来了。
所以说,对于新手父母而言,增加一些育儿知识储备是有必要的,特别是了解一些儿童常见病症的发病原因以及掌握一些家庭护理技巧,既能缓解自己的焦虑,也能更好的照顾孩子、了解孩子。
通过大数据筛选,发现新手爸妈育儿难点,主要囊括如何用药、护理、喂药、防治疾病、应对意外伤害等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由北京广播电视台少儿卫视《妈妈育上娃》栏目官方授权的《妈妈育上娃》一书中,27位知名育儿专家,结合自己多年的经验,联手打造图解版轻松育儿指南,通过对41个热点养育难题进行深度剖析、58个宝妈疑惑权威解答,还贴心的传授50个育儿小贴士,全方位的科普0-6岁宝宝从生长发育、喂养、疾病预防等知识,手把手的教新手父母轻松育儿、从容养育。
对于刚出生的孩子,很多父母遇到的第一个难关就是黄疸,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下黄疸是什么,孩子出生后,孩子呼吸的氧气有妈妈的血液供给变成自己有肺呼吸,致使血清中的胆红素身高,而新生儿的肝功能为发育完全,不能有效分解胆红素,就很容易出现肉眼借鉴的皮肤黄染,这就是新生儿黄疸。
对于黄疸,很多护士或者老人都说晒一晒太阳就好,或者吃茵栀子黄注射剂,但其实这两个小偏方未必可行,一是我们得区分黄疸是生理性的,还是病理性的,前者是可以自己恢复的,后者则需要就医,否则孩子的黄疸过高,会直接造成孩子脑部损伤的。二是孩子刚出生皮肤娇嫩,暴晒太阳会伤到孩子皮肤,同时关于吃茵栀子黄注射剂,国家在年已经明文规定此药不能用于新生儿黄疸的治疗,而且很多时候,这种药物容易引起孩子腹泻。
当然纯母乳喂养也有可能让孩子患有“母乳性黄疸”,这个时候如果孩子吃奶也吃得很好,发育也不错,只是皮肤发黄,就不需要特殊治疗,如果担心是病理性的,可以先停母乳几天,看看孩子的黄疸情况,来确定孩子是不是为母乳性黄疸。
随着孩子大点,估计就得操心孩子说话了,很多时候我们看着周边同龄的孩子说话早,就很容易焦虑,比如我家娃比他同龄的小伙伴玩说话三个月,别人说词语的时候,我家还只会喊妈妈,当时每每出去,我都请教别人如何让自己孩子学会说话的。
针对父母这种焦虑的心态,育儿专家建议,可以先了解下孩子的发育规律,再有针对性地引导。
比如上图是2-3岁的宝宝语言发育规律,只要孩子的发育大概在这个范围内即可,毕竟每个孩子的遗传基因不同,能力展示的时间不同。
在引导孩子学说话上,也有小技巧,对于年龄偏小的宝宝,建议用“妈妈腔”来和孩子说话,简而言之就是发音清晰,声调要高,富有感情,句子短且重复多。这种语言便于刚开始学说话的宝宝分辨语音并在大脑中储存。同时也要注重用形象思维来培养宝宝的语言能力,比如给它吃苹果的时候,可以说:你看,这个苹果是圆圆的,红红的。让孩子摸一摸,尝一尝,这样孩子就能把苹果这个词和苹果这个事物联系在一起,提高语言能力。
另外这本书与其他育儿书籍不同的是,书中有大量讲述对孩子生病情况的处理,而且方法很全面,比如孩子发烧,很多人会用到捂汗、用酒精擦拭、冰敷身体,当这些都不是正确的处理方式,我们可以先采用物理降温,比如多喝温水、泡澡,将室温调至24度的方法来个孩子降温,一旦孩子精神状态不好,或者嗜睡,一定要立马就医。
在这里我用自己的经验提醒下各位新手父母,如果给孩子用退烧药了,不要想着孩子的体温会一下子上去,它会有一个反复的过程,同时由于某些孩子体质的原因,可能退烧药不起作用,当用药三十分钟左右温度还未降下来,请立马送医,防止孩子因为体温过高,出现惊厥或寒战等情况。
为了应对生病这种突发情况,书中还贴心了给新手父母整理了家庭儿童小药箱,哪种病状吃什么药,该怎么处理,书中的表格一目了然,避免新手父母手忙脚乱。
除了这些知识,书中还有两个知识很让我震惊:
由于夏季炎热,孩子很容易上火流鼻血,我的经验就是把头仰起来或者躺着,但是育儿专家指出这样会让血液倒流到胃中,刺激孩子的胃部。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身体前倾,用手捏着鼻子,加压止血。
还有很多人不把尿床当回事,认为不就是尿个床很正常,或者想着是不是水喝多了,但如果孩子已经5岁了,还是每周尿床2次以上,连续超过三个月,你就要注意,看是否患上遗尿症了。
诱发遗尿症的原因很多,大多数为后天生活习惯不良导致的,比如睡眠、精神紧张、婴儿湿巾规律性排尿训练不良等原因导致的,患上遗尿症的孩子往往精神力不集中、免疫力也底下、发育迟缓。
专家建议,不要过早地开始训练孩子排尿,2-3岁是训练的最佳时期,同时不要为了方便,就给孩子穿开裆裤,很容易引发泌尿系统感染。当孩子出现遗尿,也不要对其批评打击,这只为让他精神紧张,变得自卑。另外不要总给孩子喝过多的水,每千克的宝宝每日摄入毫升就足够了。
孩子是第一次做孩子,父母也是第一次做父母,刚开始护理小宝宝让父母束手无策,所以父母一定要多储备育儿知识,这样才能不焦虑,孩子也不会受到父母情绪的影响而变得烦躁不堪。这本《妈妈育上娃》直击新手父母的痛点,很多问题都是新手父母真实疑惑的,专业的育儿知识解说,配上生动的图文,相信新手父母看完后会更科学地处理养育孩子识说面临的困难,更加轻松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