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出台后的第二天,也正好放暑假了,幼儿园家长、老师聚了聚。当时对培训班的整治,我们也没预判到。一群幼儿园、小学、初中家长,在继续“内卷”。
01“3-15岁的孩子,该报什么培训班”的话题,拉近了家长们的距离
席间,除了2位未婚的年轻老师外,其他所有人聊的全是培训班、考试加分的事:
孩子什么年龄该学什么;
该上什么培训班,在哪儿学的好,找哪位老师学得好,怎么联系上这位老师;
今年进“四大名校”(本地老牌省重点的四所高中)中考要考多少分;
今年“三独”(四大名校民办初中的独唱、独奏、独舞比赛)有没有加分或者掐尖;
少数民族、军功战功、抗疫子弟有没有加分。
席上,有幼儿园、小学、初中的家长。
有位妈妈的大宝今年参加中考,考进了“四大名校”,她打算幼儿园的小宝也这么培养:艺术+主课,都不能落下。
得知她得过“三独”一等奖的大宝,今年也没加分没掐尖,硬是靠成绩考进了名校,我们既赞叹不已,也焦虑万分。万人齐挤独木桥,多难呀!可不挤又能如何呢?
进了“四大名校”,一本录取率都是95%以上,往后不一定是坦途,好歹也是有点选择的机会吧!
02娃3年初中花了29万,名师一对一的课:元一次
这位妈妈给我们算了一笔账。她说:“从大宝小学毕业的暑假,到这个暑假,这3年我总共在她身上花了29万,包括学费(民办初中学费较高)、培训费、所有大的开支,我还没在外租房,甚至每天中午我都接送回家(她还不是全职妈妈)。我们也没上过一对一的小课,都是报的大班。”
她继续说道:“唯一一次一对一的小课,是请的学校的一个物理老师。我开始问怎么收费,老师没说,说先把孩子成绩提高了再说吧。上了10节课,孩子物理成绩好像也没什么效果。我就打听了下行情,打了1万的红包。”
我们吓到了,1千大洋一次课呀!
另一位妈妈补充道:“是呀,我也听说有位很厉害的物理老师,他上课就是给人讲架构、讲建模,书本教材的东西都不讲。听不懂就要你自己看书。可能那种能当科学家、能进奥赛班的孩子能听明白,但大多数人哪里都是这块料呀!”
03幼师:“我觉得上职校也挺不错的呀!”
大家都在焦虑着中考后有五成孩子上不了普高,能上普高的也想让孩子去更好的普高。
幼儿园的生活老师说了句:“我家的成绩不好,这20几万也不是每个家庭出得起,我觉得上职校也没什么不好,也不错呀!”
我旁边的妈妈立马说:“职高学风还是差太多了,15岁的孩子懂什么,很容易学坏的。”
我也表示赞同:“学风太重要了!”
之后生活老师的这句话被淹没了,被淹没在其他更吸引大家注意力的话题上:有什么政策还可以借助下给我家孩子加分,现阶段孩子学什么最实用。
这十几天里,我一直在和老公讨论“双减”的趋势,生活老师的这句话,却反复在我耳边回响,我也开始怀疑我当初否决职高这一条选择,究竟是不是正确。
04考进普高、参加高考,难道真的是唯一的出路吗?
“双减”刀刀落到了实处。周末不能补习主课、周中主课补习不能超过晚上9点,这两点让不少培训机构不得不裁减员工、减少开班。
最新公布的8月30日起,月中、月末每月两次的通报“双减”情况,同时启动了问责机制,
如果没了主课培训班,我们普通人也请不起一对一的名师教(目前剩余的唯一补习方法,还得是非在校老师),那孩子的学习怎么办?成绩怎么办?能不能提高?怎么提高?
说实话,这些天,我和很多家长一样,都在焦虑着上面的几个问题。“我家孩子就是普通孩子,没那么高的天资。但我也想努把力,能让孩子考上普高,当然,省重点就更好了。”
孩子的出路在哪里?
和孩子一起看了《杨利伟给青少年的航天课》的一个科教片后,我好像明白了一点。
杨利伟是我国第一位飞天航天员。他小时候的梦想有两个:一个是当列车司机,一个是当航天员。
而且首先想当的还是火车司机,因为看了《铁站游击队》,对游击队员在火车上的生活很向往。
想当航天员是因为家住在机场附近,总能看到飞机起降。后来空军来学校招考,他被录取了,才放弃了当列车司机的想法。
而当上航天员,也是有他优异的成绩、强壮的体魄、超人的毅力做基础支撑的。
很多东西可能真的是因缘际会,需要你的努力,也需要机遇吧!所以将来孩子干什么,不是他能想到、你能想到的。
再看奥运会上的跳水女子双人十米跳台冠军陈芋汐和张家齐,又多明白了一点。
她俩专业技能都很出色,但最初学跳水的原因,却完全不同。
张家齐4岁被母亲送去学体操,但因身材不适合练体操被教练员退班。转而学跳水,10岁就被收编到北京跳水队一队,成绩一直不错。
张家齐被记者逗趣,咬了一口金牌
陈芋汐出生在体操世家,同样自幼学习体操。但父亲让她学体操的目的,不是想继承衣钵,仅仅为了让女儿锻炼身体,因为女儿体质太差了,经常生病。吃饭要妈妈喊着喂,非常瘦,一生病就发烧、惊厥,很吓人。父母只想孩子锻炼玩玩,不生病就好了。
可教练史美琴(中国首位跳水世界冠军)却一眼相中了她,让她学跳水。之后的训练,基本要靠哄着陈芋汐完成。而且天气较冷的时候,头一天跳完,第二天就生病,三天两头发烧。
可这样的陈芋汐,同样跳水成绩斐然。
她俩开始都是先学体操,但一个是为走专业道路,一个是太容易生病想锻炼下身体。后来都遇上了慧眼识珠的好教练。天赋之下,经过刻苦地训练,16、17岁的年龄,就站在了世界冠军的领奖台上。
他们的父母当初一定没想到过,任何人也没想到过。
05双减之下,原来“觉得职校也不错”的幼师,才是真正的人间清醒
幡然醒悟,幼儿园生活老师那句“其实职校也挺不错的”,才是真正的人间清醒。
之前没天资的孩子,补习可以补上去,补成了小学低年级考试95分竟然成了及格线。因为一个班上分的可以有24人,97-99分的可以有18人,教育“内卷”得不是一般吓人。
不像我们小时候,好歹60分是及格线,分、90分、80分、70分的各层级的分数都有。
而现在减去了这些给家长增压的培训机构,自然筛选出了适合科研的人才、适合继续深造的学生;而在专业学习上没有天赋的孩子,可以学习专业技术,同样可以精、专,可以谋生、可以出头。不是像如今的部分大学本科毕业生,却不知道找什么工作,或者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我也佛系了,孩子幼儿园阶段,锻炼锻炼身体,打打球、跑跑步;看看绘本、养成阅读的习惯;争取每天陪着聊聊天,了解孩子的心理动态。其他的,就随心随性吧!
将来能读书,就往“四大名校”培养,也争取上、。
若不能读书,如生活老师一样,给孩子找个高职专科,鼓励孩子“十年磨一剑”,做个技术能手、新时代的产业工人,似乎也能是一条出路。
当妈的总是忧虑得特别远,3、4岁的娃,老公说我想太多。
可哪个当妈的不是如此呢?
我们也学学当爸的“躺平”吧,其实只要不是歪路,走下去,都有可能“柳暗花明又一村”吧!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