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厥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半月村医李道华在治愈乡亲中实现自我圆 [复制链接]

1#

极目新闻记者刘俊华

视频剪辑刘俊华

通讯员魏茜孙璨胡誉文

拍摄谢阳

00:30

湖北当阳市半月镇,因山势地形如一弯弦月而得名。半月镇胡家湾村医李道华,36年的行医路,足迹踏遍了十里八村的山山水水。熟悉李医生的乡亲们都知道,他其实没有脚,人生也如一弯半月有失圆满。

这个自幼遭受重大不幸的农家子弟,一生都在用心治愈那些需要帮助的乡亲,乡亲们的信赖也治愈着他。回望这一段双向治愈的人生之旅,“半月村医”觉得自己也赢得了另一种圆满。

经历过病痛更能同情乡亲的病痛

年,李道华出生在当阳半月镇松山村(现并入胡家湾村)。在他出生后三个月的那个冬天,母亲将他包在襁褓中,围在家里的火塘边烤火。火塘里的一段竹枝爆裂,一点小火星飞溅到襁褓上,但要命的是家人都没发觉。

直到李道华被烫得哇哇大哭,家人才发现火星引燃了襁褓中的棉絮,在里面靠近脚的部位烧了一大片……正是这场意外,婴儿时期的李道华就失去了双脚的脚趾,长大后双脚也只剩下两只小小的拳头,留下了终身的缺憾。

快到8岁的时候,李道华走进学堂。尽管他远不如同龄小朋友那样行动便捷,但学习成绩却十分优异,从小学到初中一直是附近几个村的尖子生。

李道华残缺的双脚

初中毕业的时候,因为身体发育成长,脚掌骨骼撑破他的旧伤口,反复的炎症让他无法外出继续学业,加上几年前父亲不幸去世,他不得不含泪辍学。当年的村支书沈应井一贯同情也欣赏李道华,希望能在村里给这个不幸而聪明的小伙子找个饭碗。村里给李道华提供了两个选择:村小学的民办教师或者是村卫生室的赤脚医生。

“当年农村的交通和医疗条件很差,父亲去世的时候,连病情都没能弄清楚。我想当一名医生,为乡亲们解除病痛。”18岁的李道华毫不犹豫地做了选择。

村里将他送到半月镇卫生院学习医术,两年后,20岁的李道华回到村卫生室,成了一名村医。

在今天,人们已很难理解一名乡村医生对村民的重要性。

李道华在卫生室接诊

年开始当上村医的李道华,没过几天就感受到了身上白大褂的沉重。

一名村民的臀部长了个大脓胞,坐立难受,来村卫生室求治。李道华并没有外科手术经验,劝患者到镇卫生院去就诊。

村民斥问道:“这么点小事,你要我到镇上跑一趟,地里的事还要不要人做啊!”

李道华心想也是,村医不就是为村民解急难的吗?于是他自己跑到镇上卫生院,向医生请教了常见包块切开引流的技巧。回来后为村民切开脓包,很快缓解了他的痛苦。

因为胆大心细肯钻研,李道华的医术很快得到了村民的信赖。

每次在治愈别人时也在自我治愈

村里聂志英老人,总喜欢讲李医生在田埂边救她孙子的往事。有年夏天,她三岁的孙子高烧引发抽搐,连忙抱着往村医务室跑。路上正好遇上出诊的李道华,李道华接过孩子蹲在田埂边,打开急救箱一边帮他物理降温,一边给他喂服退烧药,孩子的情况很快稳定下来。

李道华自己却非常明白:“村医能解决的病痛很有限,更多的时候,我们对村民只是一种安慰和倚托。”

胡家湾村卫生院

的确是这样,村民每当碰上什么疾病,习惯性会向村医求助。有天半夜,村民陈德贵拉着板车急匆匆地来请李道华,说孩子在家里高热惊厥,赶快请李医生去看看。李道华坐上板车,颠了2公里多路到陈德贵家,整晚帮孩子敷热毛巾、按摩、喂药、观测体温……更多的是安慰大人不要着急,一直陪到天亮。

正是凭着经验和耐心,李道华让村民越来越依赖。有时接到村民的求助,他只好拖着蹒跚的脚步,背着出诊箱赶过去,前山后村多户人家,都留下了他残缺的脚印。

李道华说,当村医的时间长了,会更理解那句医生的名言:“偶尔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他说,行医36年来,他直接为村民治愈的,无非是一些小外伤和包块。

因为从小就遭受过创痛,自己也是一名资深的患者,所以他更能体会患者对医生的期望。“每一句温暖的鼓励,每一个合理的建议,都能带给患者有力的安慰,也可起到治疗的效果。”

那些向李道华求治过的村民,都满怀感激,有的村民会送上田里最好的菜,表达朴素的谢意。每当这样的时刻,李道华就会特别欣慰:“我身为一名残疾人,不仅能自食其力,还能帮到乡亲们,得到尊重,这也是对自己伤痛最好的治愈。”

欣慰见证乡村医疗条件发展提升

4月16日中午,李道华在胡家湾村卫生室里坐诊,村里的医疗设施和条件已今非昔比。

因为农村合作医疗的普及,村民们看病的成本降低了很多。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一些重大的疾病,村民都能及医院就治。那些普通的慢疾患者,会来村卫生室简单开点药、咨询一下,更多的是享受乡村医疗服务。

73岁的刘圣福因为胃有些不舒服,来找李道华开药。他告诉极目新闻记者,现在一些头疼脑热的小毛病,村民还是习惯来找李医生。这次,李道华给他开了13块钱的药,嘱咐他按时服用。

刘圣福说,李医生在村里行医30多年,乡亲们农闲时也喜欢到卫生室里坐坐,听他讲一讲健康知识。李医生是一个乐观人,还会讲许多民间故事,他的风趣幽默也让大家很受鼓舞。

李道华残缺的脚印踏遍胡家湾的山山水水

送走刘圣福,恰好一名年轻人来找李道华,说是父亲在家里做了一桌菜,要请李医生去小聚一下。李道华一时都记不起来,自己什么时候为他治过什么病。

“当一辈子村医其实是很平凡的,平凡到记不清一次次的接诊过程;当一辈子村医的成就感又是非常满足的,乡亲们不会忘记,你的一点点帮助。”再过4年,李道华就要退休了。他认为自己十分幸运,亲身经历过乡村医疗条件落后年代的艰难,又亲眼见证了乡村医疗条件的进步发展。他既是一名患者,又是一名医生,更深切地体会到健康对村民的重要性。

如今,李道华辅助儿子在村里开了一间便民药店。这位因不幸而留下终身缺憾的村医,怀揣着一颗医者仁心,一辈子都在治愈别人,也被时代所治愈。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