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里看白癜风看的好 http://pf.39.net/bdfyy/bdfyc/160315/4789108.html来源:科学家庭育儿(ID:kexueyuer)
“救命,有没有医生,快来救救我的孩子!”
凌晨三点,科大大在急诊值班时,听到了一位妈妈的呼救,急忙冲出去接诊了这位孩子!
妈妈红着眼圈,哽咽着给科大大描述了孩子的病症。
总结下来就是孩子两岁半,发烧39℃后开始说胡话,妈妈怕烧坏脑子,医院了!
科大大诊断之后,发现孩子除了发热外一切正常,就叮嘱妈妈给孩子喂了药,安抚好妈妈情绪后就让她们回家了!
第二天视频面诊,这位妈妈告诉我,到家俩小时孩子就退烧了,白天精神好胃口也好,真的是虚惊一场。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其实科大大碰到过很多这样的家长,只要医院,有的家长甚至上午一趟下午一趟。
那孩子发烧有医院?如何居家护理?
根据我多年的面诊经验,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下孩子发烧后的实用干货!
孩子发烧,出现这些情况是一定要立即就医的:
1、三个月内的宝宝发烧
2、除了发烧,孩子持续的精神状态不好,或者出现反复呕吐,惊厥等其他情况
3、高热持续不退
4、发烧3天以上,发热有加重趋势(热峰升高或发热间隔缩短);或者发热好转后再次加重
5、吃完退热药之后孩子精神状态依旧不好,或呼吸道症状重,如咳嗽重或伴随呼吸困难等
6、曾经有过热性惊厥史
7、婴幼儿发烧有时候会很快到达40℃高烧,且退热效果较差,体温持续过高也可能产生很多的并发症,需要及时就医
排除以上原因,其他一些轻症情况,咱们就可以在家处理。
因为儿科等待排队是常态,混合感染可能会延长孩子的病程,再加上现在疫情……
家长们可以先考虑宝宝是否有长牙、接种疫苗、穿太多的情况。
上呼吸道感染、肠胃炎、扁桃腺炎等等也都有可能导致孩子出现发烧的症状,我们要对症治疗,分情况来处理!
而且发烧只是自身免疫反应,不会对孩子造成直接伤害。
孩子发烧说胡话也不代表孩子就会“烧傻”,发烧本身是不会引起脑炎和肺炎的!
那孩医院的情况下,如何居家处理呢?
我们处理孩子发烧的手段,是为了让孩子舒适地度过发烧的过程,但不是为了压制发烧的过程。
只要分清楚不同阶段的症状,对症处理就足够了。
孩子发烧一般分为体温上升期、平台期和下降期。
体温上升期:这时候孩子会手脚冰冷,我们应该给孩子做好手脚的局部保暖,但千万不要捂热!
因为孩子发烧捂热,造成的悲剧太多了......
平台期和下降期:这时候孩子的手脚暖和,开始发热出汗,我们就可以使用物理降温法,比如:
①温水擦拭
用温水给宝宝擦擦颈项两侧、肘窝、腋窝以及腹股沟等,每次擦拭不超过三十分钟。
擦身的禁忌部位:颈部、胸腹、脚心。
切记不要使用酒精擦拭。
酒精会通过呼吸道或皮肤进入宝宝体内,引起酒精中*,对孩子的肝脏、肾脏、神经系统都会有损伤。
家长须知:擦拭降温的方法不能退烧,只是为了孩子舒适地度过发烧阶段!
如果孩子已经睡着了,不建议妈妈一直给孩子擦拭,因为安稳地睡觉比擦拭更有利于恢复!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②泡温水澡
给孩子进行温水浴,水温以手腕觉得舒适为准!
泡澡可以帮助孩子降温退烧,也可以避免孩子的体温再次升高。
但要注意的是,如果孩子抗拒泡澡,就不推荐这种方法。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③减少衣物
敞开包被或脱去过多的衣服,身上的衣物以适量为度、纯棉为主,出汗后注意及时更换。
也可以打开窗户、开空调使室内空气流通,让宝宝舒服一点。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④注意给孩子多喝水
喝水或者口服电解质溶液都是不错的选择,让宝宝多排尿帮助体内循环。
如果宝宝喝不下去,也可以适当加点糖改善口感。
但是要避免吃油腻的食物,孩子发烧一定不要大补,吃一些清淡有营养的流质食物就可以了。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那说完这些护理方式后,又怎么判断孩子是否需要吃退烧药呢?38.5℃是孩子发烧吃退烧药的绝对标准吗?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又要怎么给孩子选择......
针对这些大家常见的问题,科大大给大家整理出详细的解答!
当宝宝发烧超过38.5℃,可以选择喂药配上物理降温。
有高热惊厥病史的孩子可以稍微提前,以尽量预防高热惊厥发作。
但我们也无需死守38.5℃这个体温值,每个孩子情况都不一样。
如果宝宝体温达到了38.5℃,精神状态还比较好,不必急着吃退烧药,密切观察宝宝的体温,多喝水,可以到39℃再用药。
孩子常用的退热药和服用方式见下图: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但这里需要说的是,有些家长为了孩子快速退热,会同时或者交替使用这两类药,这样会增加孩子的不适感,还有可能导致孩子肝肾功能损伤。
所以,给孩子用药,一定要遵医嘱,不可自行盲目乱用。
科大大也整理出来面诊时,家长们常问的几个问题: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看完也记得转发给父母和朋友,防止老人用错方式,也让朋友不走弯路!
发烧这个问题,家长们遇见的概率很大,为孩子的安全,一定不能做错!
妇幼健康科普转载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