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早晚温差变化大,气候干燥,是宝宝发烧的高峰季节,尤其这几天有寒潮来袭,小朋友极易生病,连甜馨也不能避免。
19日,李小璐在微博透露小甜馨生病,“甜馨发烧几天,最高温度突破42度,日夜守候,着急上火,夜不能寐。讨厌的风寒流感,我们跟你抗争到底”。
42℃!这搁哪个宝妈都能急疯掉啊!随后李小璐发了一篇长微博,讲述与甜馨一起和病*抗争的全过程。文章中能看出李小璐对甜馨满满的爱意,甜馨生病着急的那种紧张,都让人感同身受。这是一个好妈妈!
孩子发烧很正常。可是,当他烧到38.5℃以上,当他好几天高烧不退,父母就沉不住气了。听听崔玉涛大夫对发烧的解读:孩子发烧太常见了。可是,孩子一发烧就很容易出现38.5℃以上的高热。摸着孩子滚烫的身体,父母都很害怕、担心。如果孩子好几天都不退烧,那父母更是沉不住气了。
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担心,都想向医生问个明白:发烧到底是不是一种可怕的征象?高烧会不会给孩子造成损害?治疗发烧用抗生素管不管用……
发烧是不是一种可怕的征兆?
发烧是位于大脑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上调体温所致。虽然一天内正常人体的体温会有少许波动,但是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会通过增加机体的散热或产热来试图将正常人体温调控于37℃左右。当病菌(包括预防接种的疫苗在内)侵犯人体后,人体为了对抗病菌的侵袭,会动用一些防御机制,比如具有杀菌作用的白细胞、淋巴细胞等等。动用人体防御机制的启动信号中,发烧就是最为主要的一项。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通过上调控制体温的水平,导致发烧。
发烧是人体遇到病菌侵袭后,对抗病菌的一种保护机制,对人体是非常有利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当然不是一种可怕的征兆。
孩子体温多高是发烧?
当你亲吻或触摸孩子的前额时,如果感到比较热,就说明孩子可能发烧了。从医学角度讲,虽然每个孩子的基础体温不同(正常体温可波动于35.5℃~37.5℃之间),但是超过37.5℃就应该认为孩子发烧了。
为什么孩子很容易出现38.5℃以上的高烧?
体温调节中枢上调体温的水平与病情有密切关系。由于孩子大脑发育不够成熟,接到体温调节中枢上调信号后,经常会出现调节过度的现象。这就是为什么孩子出现发烧时,总会达到高热状态的缘故。
Tips:高热可能导致孩子大脑出现不稳定状况——高热惊厥。因此孩子体温高于38.5℃时,要给孩子服用退烧药。
能不能用抗生素对付发烧?
遇到孩子发烧时,不要一味以控制孩子体温恢复到正常为目标。只要将孩子体温控制在38.5℃以内,就既能发挥人体自身抵御疾病的效果,又能够避免高热可能造成孩子大脑不稳定而出现惊厥。很多原因都会引起发烧,但只有细菌感染引起的发烧才能选择使用抗生素治疗。无论是用抗生素还是其他药物治疗,目的都是治疗引起发烧的原因,而不是发烧本身。
孩子会因高烧时间长而得肺炎或大脑炎吗?
发烧本身如果没有引起高热惊厥,就不会造成人体任何部位的损伤。倒是引起发烧的原因有可能造成肺炎、脑炎或人体其他部位损伤。所以,遇到孩子发烧,在控制高热的同时,要通过医生帮助寻找病因,采用针对病因的得当方法,才能使孩子很快恢复健康。
怎么在家护理发烧的孩子?
如果孩子发烧时,仍旧玩耍自如,吃喝正常,交流如前,皮肤红润,说明孩子的病情并不严重。家长可以在家观察孩子,给孩子多喝水,增加排尿和皮肤蒸发水分的机会,这样可以通过增加散热降低孩子的体温。如果体温高于38.5℃,可以给孩子服用目前非常安全的退热药物,比如对乙酰氨基酚(泰诺)和/或布洛芬(美林)。退热药物可以下调体温调节中枢,达到退热的效果。下调体温调节中枢是通过增加人体散热来完成的。人体散热主要通过皮肤发汗,增加尿液排出,增快呼吸等完成。如果孩子没有足够水分的摄入,退热药物就不能发挥退热作用。
对于孩子来说,引起发热最常见的原因是病*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就是平日常说的“上感”。上感是由病*引起,平均病程3~5天。只要多喝水,适当使用药物,就能帮助孩子顺利度过“上感”过程。
出现医院?
不满3个月的婴儿体温超过38℃;
3个月以上的孩子体温超过40℃,还伴有
●拒绝喝水;
●即使喝水较多,仍表现出非常不舒服的样子;
●排尿很少,而且口腔干燥,哭时眼泪少;
●诉说头痛、耳朵痛或颈痛等;
●持续腹泻和/或呕吐;
●发烧已超过72小时。
特别提醒
出现这些迹象,一定要马上带孩子去看急诊
●无休止地哭闹已达几小时;
●极度兴奋;
●极度无力,甚至拒绝活动,包括:爬行、走路等等;
●出现皮疹或紫色的针尖大小的出血点或淤斑;
●嘴唇、舌头或指甲床发紫;
●位于小婴儿头顶部的前囟向外隆起;
●颈部发硬;
●剧烈头痛;
●下肢运动障碍,比如:瘸腿;运动时疼痛等;
●明显呼吸困难;
●惊厥。
小结:发烧是人体一种保护性机制,不是一种可怕的征象。遇到孩子发烧时,不要只以控制孩子体温恢复到正常为目标。只有细菌感染时才可选择使用抗生素治疗。发烧本身如果未造成高热惊厥,就不会造成人体任何部位的损伤。
本文综合:《父母必读》杂志,李小璐微博,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