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厥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疫情封控出不了门,常见疾病该怎么自我 [复制链接]

1#

上海4月24日消息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赵丹丹在24日举行的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本轮疫情以来,上海全市共有死亡病例87例,其中男性48例、女性39例,平均年龄81.10岁,最大岁。

上海疫情很严重,封控后快递,外卖,网络订单随之全面暂停,透过家中的窗子,能看到昔日车水马龙的城市,此刻竟如此寂静无声,偶尔听到保障汽车的声音,也会不由自主地去眺望。

现在疫情期间,全民都在抗疫,在这风头浪尖下,绝不做负面的评论和传播者,要相信党组织,相信政府,有些事情要放平心态,顺势而为,改变不了的事,就选择接受,不和自己较劲。

如果在风控期间,出现发烧、腹泻(即非新冠肺炎感染者)的家庭处理,及一些慢性疾病的自我管理,相较于缺医少药的急迫困境,这样的科普或许是微不足道,但若是能起到一点点的“自救”甚至安慰作用,那它的发布就是有意义的。

疫情“封控”出不了门,常见疾病该怎么自我处理?

——出现发热

根据口腔温度,临床上将发热分为下列四度:

●低热:体温为37.3℃~38℃

●中度发热:体温为38.1℃~39℃

●高热:体温为39.1℃~41℃

●超高热:体温为41℃以上

对热度不高且发热原因不明者,通常不主张急于退热,以免掩盖病情,一些低烧、病情平稳的患者,在家中可采取这些措施:

1、多喝水,发烧会导致水分流失和脱水,因此要大量补充水分;

2、注意休息,需要休息以恢复体力,而活动可能会使体温升高;

3、穿着轻便的衣服,保持室温凉爽,不必一直用厚棉被捂汗;

4、监测患者体温、精神状态,如温度一直不降或出现加重情况,需及时就医。

5、可以用毛巾包裹的冰袋冰敷头部、腹股沟或腋窝,适当时可给予温水擦浴或酒精擦身;

6个月至5岁的儿童可能会出现由发热引起的惊厥(热性惊厥),通常会导致意识丧失和身体两侧肢体抖动。

如果发生这种情况,父母应该:

1、让孩子平躺在地上和床上;

2、移除儿童附近的任何尖锐物品,以免伤害儿童;

3、松开紧身衣;

4、孩子嘴里不能有异物,以防窒息;

5、大部分抽搐会自行停止,然后家长要尽快带孩子去看医生,确定发烧的原因。

当出现以下情况时,一定要及时拨打急救电话或进行急救处理:

1、突发或持续高热伴寒战;

2、伴有剧烈头痛;

3、有突发的异常皮疹,迅速恶化;

4、伴有无精打采,特别是孩子可能不愿意说话和交流;

5、伴有精神错乱;

6、伴有持续性呕吐;

7、伴有呼吸困难;

8、伴有惊厥或癫痫发作;

9、伴有剧烈胸痛、腹痛或排尿时疼痛;

10、其他危及生命的疾病也会发生。

——常见慢性病

根据此前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新冠肺炎慢性病患者预防,有慢性病的患者,需要规律服用治疗药物,不要自己擅自调整用药,以免病情波动或反复。

在自我管理方面,建议做到以下六点:

1、对已有的慢性病按医生要求进行治疗和管理,按时备药和服药,密切观察慢性病的症状变化和病情进展,加强与医生的联系。

2、高血压患者应该每天测量血压

收缩压mmHg,舒张压10mmHg;如有意识改变、剧烈头痛或头晕、恶心呕吐、视力模糊、眼痛、心悸、胸闷等危急情况,请医院。

3、糖尿病患者应自我监测血糖和血压

血糖≥16.7mmol/L或血糖≤3.9mmol/L;收缩压≥mmHg和/或舒张压≥mmhg;或意识或行为的变化,或其他意想不到的异常情况,如视力突然下降,请医院。

4、合理营养

尽量使食物多样化,以谷类为主,粗细搭配,多吃蔬菜水果,多吃禽类、鱼类、蛋类、牛奶、大豆坚果等,吃的有规律,七八分饱。少吃油腻、咸、熏、腌制的肉制品。

5、遵医嘱适量运动

慢性病患者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一般建议每天中等强度运动30分钟以上,每周5-7天。

运动要循序渐进,疫情期间避免去人多的地方,尽量在家锻炼,如果能出去,可以在开阔通风的环境下做户外运动,尽量不要参加团体项目,注意晒太阳。

6、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不要害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做好必要的预防措施,用自己喜欢的、可行的方式放松,比如听音乐、唱歌、跳舞、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