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林海生通讯员陈紫秀段杏华
今年入夏以来,惠州高温持续,潜伏在身边的“热”隐患也时有发生。7月份医院,连续收治15例中暑患者,其中就有3例患者病情严重被诊断为“热射病”。
近日,50多岁的建筑工人李叔连续工作了4个小时后,忽然感觉一阵头晕、乏力、胸闷、呕吐,即便喝水休息后,症状仍得不到缓解,李叔不得不请假回家休息。
回家途中,李叔不慎晕倒在树底下,直至两个小时后,工友们下班后发现李叔躺在树下一动不动,随即拨打医院急诊科。医院后,急诊科医护人员测得李叔体温高达41摄氏度,立即给予紧急降温、快速补液等处理,并迅速为其安排头颅、胸部CT检查及抽血化验等。经检查,李叔多脏器官功能损伤,心肌、肝功能的损伤标记物明显上升,电解质紊乱,病情危重。
经该院ICU主任段杏华会诊,诊断李叔病情为“热射病”,即刻转入ICU抢救,ICU诊疗小组立即为李叔进行物理降温;输注低温生理盐水,快速降低核心体温,纠正脱水和电解质紊乱等问题,清除身体内由于热损伤产生的代谢产物,帮助脏器恢复。经ICU治疗十余天后李叔痊愈出院。
无独有偶,几天前,一名40多岁的大叔在骑自行车去缴水电费的路途中,耐不住高温晕倒在路边,经过的路医院。入院时大叔体温高达40摄氏度,结合病情及检查结果,医生诊断大叔病情为“热射病”。经ICU紧急处理治疗后,目前已康复出院。
今年高温天气不断,市民要注意防晒防中暑。中暑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而重症中暑又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热痉挛、热衰竭、热射病。
热射病是由于暴露于高温高湿环境中,体温调节功能失衡,产热大于散热,导致人体核心温度迅速升高,超过40摄氏度,伴皮肤灼热、意识障碍(如谵妄、惊厥、昏迷)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的严重急性热致疾病,是中暑最严重的类型。
热射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极高,病死率介于20%-70%,50岁以上患者可高达80%。
如何预防热射病?
(一)适量饮水:在高温天气里,不论运动量的大小,都需要增加饮水量。
(二)注意饮食及休息:高温天气下需补充蛋白质、维生素和钙,多吃蔬菜和水果,少吃高油高脂失误;要注意保证充足的睡眠。
(三)穿着合适的衣服并涂抹防晒霜
(四)仔细行程计划:避开正午时段,尽量将时间安排在早晨或傍晚,尽量在背荫处活动或休息。
(五)不要将婴幼儿、儿童或老人单独留在车里
中暑急救“五招”
一移:迅速将患者搬到阴凉、通风的地方,使其平躺,用扇子、电扇为他扇风或开空调解开或脱去外衣,以利患者呼吸和散热。
二敷:头部先用温水敷,后改为用冷水、冰水敷。
三饮:饮用含盐饮料,及时补充身体所需的水分,同时补充部分无机盐。
四擦:因高温、高湿、无风,身体散热困难时,可用冷水或冰水擦浴至皮肤发红。
五降:当中暑者体温高达40℃以上,出现昏迷、抽搐等症状时,尤其是热射病患者的救治,要进行快速、有效、持续降温,并立即拨打,医院就诊。
来源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朱嘉乐
校对
谢志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