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宝妈A问:专家,您好!我家宝宝11个月了,这两天反复发烧,白天退了,到晚上半夜又烧,昨晚最高39.2度请问该怎么办,现在在吃布洛芬混悬滴剂,吃了1到两小时就退了,三天了,小孩又不咳,不流鼻涕,只是偶尔打喷嚏,医院抽血检查吗?还有一个情况就是四个月时小孩的头上胎皮快掉了,我以为掉了拉了一下拉伤了,就红了小点,用的点伏喷剂到现在好了,但是还是有一个小红点好像没好一样我很后悔怕留一个疤在上面这个应该怎么处理。
鲍教授回答:家长你好,宝宝反复发烧,最高39.2°,已经是相对较高了,说明是存在细菌感染的,建议是服用退烧药的同时,医院,以免引起高热警觉,需抽血检查血常规,明确白细胞的数量,遵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短期安全剂量内使用抗生素,对宝宝没有什么不良影响,一般只是有些轻度的肠道粘膜损伤,同期服用两周益生菌可以修复,家长不用担心。另外,查看了宝宝的头部照片,不是很清晰。根据您的描述宝宝这种现象,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考虑像是婴儿浅表性血管瘤,因为它一般是鲜红色丘疹性的,所以它还有个很形象的名字,叫草莓状血管瘤。常常在出生时或新生儿期出现。90%的宝宝一般在9岁前可自行消退,后期宝宝头发长长,是没有痕迹的。对于比较浅表、范围较小的血管瘤,考虑可以使用替马洛尔等治疗成人眼病的药物外用,因为目前图片不清晰,所以建议家长最好带孩子及时就医确诊,明确下是否是血管瘤,因为照片还是有些误差的。需要注意的是,家长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可治疗血管瘤的药物,在局部用药时也要注意掌握技巧:眼药水滴在血管瘤部位时,为避免水分蒸发和宝宝误食,可在其上覆盖一层保鲜膜,使药物作用在血管瘤部位至少15分钟/次,每天两次,用药无疼痛感。所以现在需要先明确是否是血管瘤再考虑是否用药。
宝妈B问:鲍医生,您好!我女儿三岁一个多月,以前体质挺好的。今年一月感冒咳嗽,发烧39.5,第一次出现抽搐,翻白眼,四肢挺直抽搐,嘴角有白沫,医院确诊肺炎,随住院治疗,做了脑部CT脑电图,排除了脑部问题和癫痫,输液用药有喜炎平,头孢,氨溴索。刚出院三天又高烧抽搐,医院化验感染甲型流感,用药有帕拉米韦,头孢等。出院十天后,也就是昨天晚上,发烧37.6,口服一袋护彤,发汗烧退了。今天凌晨两点又再次发烧,体温37.8,脚心手心凉,孩子喊冷,口服布洛芬,四十分钟后,升至38.5,孩子再次抽搐……我家孩子连续发烧抽搐,应该怎么办?孩子以后每次都要及时用退烧药,时间长了对孩子有啥副作用没有,多大能改善?
鲍教授回答:家长你好,宝宝出现多次的抽搐,而每次发热的都有抽搐的情况,多是考虑是出现了热性惊厥,热性惊厥的首次发作后的复发与年龄相关,首发年龄小于12月龄者复发率高达50%,而首发年龄12月龄以上者复发率约30%,目前没有根治办法,建议是增强宝宝体质,避免发烧,必要时遵医嘱服药。大多数热性惊厥单纯性呈短暂的单次发作,持续时间1~3min,不必急于止惊药物治疗。应保持环境安静,禁止喂水或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跌落或受伤;勿刺激宝宝,切忌掐人中、撬开牙关、按压或摇晃宝宝导致进一步伤害;抽搐期间分泌物较多,可让患儿头偏向一侧或侧卧位,清理口鼻腔分泌物,避免窒息。预防治疗间歇性预防治疗指征:(1)短时间内频繁惊厥发作(6个月内≥3次或1年内≥4次);(2)发生惊厥持续状态,抽搐时间长,需止惊药物治疗才能终止发作者。在发热24h内,每8h口服地西泮0.3mg/kg,≤3次,或氯硝西泮0.1~0.2mg/(kg·d),每日1次口服,大多可有效防止惊厥发生。有报道新型抗癫痫药物左乙拉西坦间歇性用药可预防热性惊厥复发。目前家长应该根据宝宝的发作频率,一定要遵医嘱选择止惊或者抗癫痫类药物。长期预防治疗如果排除了癫痫,那么单纯性热性惊厥远期预后良好,及时退热即可,一般的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类药物副作用较小,常见的是消化道反应,恶心、呕吐、腹泻等,长期服用可能会有耐药性,后期可能会加大用量,对宝宝生长发育没什么太大的影响,家长太紧张,但相对与惊厥的严重性,退烧药物的副作用就微不足道了,家长不用太过担心。
宝妈C问:鲍医生你好,儿子一岁三个月,昨晚四点发现发烧到现在都没停过,刚才体温39.3。精神状态很不好,手烫脚凉,在线等,急!医院要一个小时,请尽快回复
鲍教授回答:家长你好,由于平时要看诊的原因,所以没能第一时间回复您,实属抱歉。宝宝现在的情况怎么样了?发烧退下来了吗?一般我们建议当宝宝发烧到38.5°时,就应该及时使用退烧药了,比如布洛芬,按照说明书的建议,根据宝宝的体重选择合适的用量。但不建议家长给宝宝捂热、敷冰袋等物理降温的额方法,这样可能会加重宝宝的病情。宝宝发烧已经到39.3°,并且精神状态差、手烫脚凉,这种体温很可能会引起热性惊厥,导致宝宝抽搐,所以要及时服用退烧药,并且及时记录服用量和服用时间,同时尽快送医就诊,及时查血常规明确病因,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