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深圳新闻网
随着疫情形势变化,越来越多新的名词出现,市民朋友们不禁发问:到底什么是“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到底如何区分“密接”与“次密接”?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如何分型?
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解密这些疫情小知识。
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
是如何划定的?
封控区
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的居住地所在小区及活动频繁的周边区域可划为封控区,实行“区域封闭、足不出户、服务上门”;
管控区
病例发病前2天或无症状感染者检测阳性前2天起至隔离管理前,如其对工作地、活动地等区域人员具有一定传播风险,且其密切接触者、密接的密接追踪判定难度较大,将相关区域划为管控区,实行“人不出区、严禁聚集”;
防范区
县(市、区)内封控区、管控区以外的区域均为防范区,实行“强化社会面管控,严格限制人员聚集”。
如何区分密切接触者、
密接的密接
和一般接触者?
密切接触者
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症状出现前2天开始,或无症状感染者标本采样前2天开始,与其有近距离接触但未采取有效防护的人员。
流行病学调查专业人员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结合相关部门提供的大数据信息,依据以下原则判定密切接触者:
1.同一房间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
2.直接照顾者或提供诊疗、护理服务者;
3.在同一空间内实施可能会产生气溶胶诊疗活动的医护人员;
4.在办公室、车间、班组、电梯、食堂、教室等同一场所有近距离接触的人员;
5.密闭环境下共餐、共同娱乐以及提供餐饮和娱乐服务的人员;
6.探视病例的医护人员、家属或其他有近距离接触的人员;
7.乘坐同一交通工具并有近距离接触(1米内)人员,包括交通工具上照料护理人员、同行人员(家人、同事、朋友等);
8.暴露于被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污染的环境和物品的人员;
9.现场调查人员评估认为其他符合密切接触者判定标准的人员。
次密切接触者
密切接触者与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的首次接触至该密切接触者被隔离管理前,与密切接触者有共同居住生活、同一密闭环境工作、聚餐和娱乐等近距离接触但未采取有效防护的人员,调查中要以与密切接触者接触频繁的家属和同事等人群为重点,也叫密接的密接。
一般接触者
与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在乘坐飞机、火车和轮船等同一交通工具、共同生活、学习、工作以及诊疗过程中有过接触,以及共同暴露于商场、农贸(集贸)市场、公交车站、地铁内等公共场所的人员,但不符合密切接触者判定原则的人员。
密接、次密接的判定中
口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
上海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防治所主任医师朱奕奕表示:“戴不戴口罩在防控管理和密接、次密接人员的判定上,可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当然现场还有其他一些因素会被结合进来,每个案例都是综合判定的结果,并没有那么简单,劝导大家去公共场所一定要戴口罩,这是非常必要的。”
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是怎样分型的?
无症状感染者
1.患者无相关临床症状,如发热、咳嗽、咽痛等可自我感知或可临床识别的症状与体征。
2.患者呼吸道等标本新冠病毒病原学(通常指核酸检测)或血清特异性免疫球蛋白M(IGM)抗体检测阳性。
无症状感染者不是确诊病例,因此不算新增感染病人,少数无症状感染者可能会发展成确诊病例,但绝大多数会自愈,无症状感染者也能成为传染源,具有一定的传染风险。
轻型
临床症状轻微,影像学未见肺炎表现。
普通型
具有发热、呼吸道症状等,影像学可见肺炎表现。
重型
成人符合下列任何一条/p>
1.出现气促,RR(呼吸率)≥30次/分;
2.静息状态下,吸空气时指氧饱和度≤93%;
3.动脉血氧分压(PaO2)/吸氧浓度(FiO2)≤mmHg(1mmHg=0.kPa);
高海拔(海拔超过米)地区应根据以下公式对PaO2/FiO2进行校正aO2/FiO2×[/大气压(mmHg)]。
4.临床症状进行性加重,肺部影像学显示24-48小时内病灶明显进展50%者。
儿童符合下列任何一条/p>
持续高热超过3天;
出现气促(<2月龄,RR≥60次/分;2~12月龄,RR≥50次/分;1-5岁,RR≥40次/分;5岁,RR≥30次/分),除外发热和哭闹的影响;
静息状态下,吸空气时指氧饱和度≤93%;
辅助呼吸(鼻翼扇动、三凹征);
出现嗜睡、惊厥;
拒食或喂养困难,有脱水征。
危重型
符合以下情况之一者/p>
1.出现呼吸衰竭,且需要机械通气;
2.出现休克;
3.合并其他器官功能衰竭需ICU监护治疗。
重型/危重型高危人群有哪些?
1.大于65岁老年人;
2.有心脑血管疾病(含高血压)、慢性肺部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度至重度哮喘)、糖尿病、慢性肝脏、肾脏疾病、肿瘤等基础疾病者;
3.免疫功能缺陷(如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皮质类固醇或其他免疫抑制药物导致免疫功能减退状态);
4.肥胖(体质指数≥30);
5.晚期妊娠和围产期女性;
6.重度吸烟者。
了解疫情相关知识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
疫情反复,切勿放松
做好个人防护
主动配合防疫
让我们一起
来源:深圳新闻网综合深圳特区报、深圳卫健委、
深圳疾控、深圳发布、河南疾控、
兰州晚报、澎湃新闻
编辑:张舒瑜
校审:吴超